許多人都有過「被鬼壓」的經驗,也就是俗稱的鬼壓床。睡到一半突然全身動彈不得,甚至感覺頸部和胸部有緊繃、壓迫感,彷彿被重物壓住而喘不過氣來,明明大腦很清醒,想求救卻發不出聲音,真的是靈異現象嗎?事實上,鬼壓床在醫學上稱為「睡眠癱瘓症」,本文將說明鬼壓床原因、常見症狀、解決方法、容易鬼壓床的族群,以及如何預防,一次解開大家所有的疑問。
鬼壓床是什麼?用科學角度説給你聽!
鬼壓床其實就是「睡眠癱瘓」或「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指在睡眠過程中,出現異常狀況(醫學上稱為「異睡症」),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根據研究,大約有7.6%的人一生中至少會經歷過一次睡眠癱瘓,也就是每14人當中,就有1人曾發生過。
睡眠癱瘓主要發生在睡眠的「快速動眼期」,以科學角度來解釋,指的是大腦在快速動眼期相當活躍,通常會做夢,為了避免身體隨夢境做出反射動作而受傷,會暫時癱瘓、麻痺身體和四肢,包括手臂、腿部、嘴巴、舌頭,讓身體肌肉呈現放鬆狀態。
如果人在快速動眼期突然醒來,就會造成大腦跟肌肉的神經連結還沒接上,身體仍處於癱瘓狀態,繼續放鬆休息,但意識已經完全清醒,可以睜開雙眼、聽得到聲音和呼吸,卻無法移動四肢、無法說話,進而引發內心恐慌的狀況,簡單來說,就是「大腦醒了,身體還沒醒」。
- 異睡症(Parasomnia):也稱為「睡眠異常」,是睡眠障礙的一種,指在睡眠期間出現異常行為,常見包括夜驚、夢遊、睡眠癱瘓等,都是異睡症。
- 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是睡眠週期中的其中的一個階段,眼球會快速轉動,同時大腦處於活躍狀態,並下令身體肌肉放鬆。
鬼壓床常見症狀有哪些?
鬼壓床是什麼感覺?一般來說,發生鬼壓床時,會出現以下7種症狀,通常持續數秒到數分鐘:
- 感覺身體無法動彈、四肢癱瘓
- 無法說話
- 感覺脖子緊繃、胸部受到壓迫
- 感覺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窒息感
- 感到緊張、恐慌、無助感
- 出現幻聽、幻覺,感覺聽到腳步聲、看到黑影
- 隔天感覺疲勞、想睡
其中,會感覺到呼吸困難,主要是因為睡眠時的呼吸會變得比較慢,當發生睡眠癱瘓時,呼吸還來不及回到正常狀態,或是因為過度焦慮、害怕,就會感覺喘不過氣。至於出現幻聽或幻覺,則是因為大腦處在半夢半醒之間,出現虛實不分的狀況,或因恐懼刺激腦部的防禦機制,都容易產生幻聽、幻覺。而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指出,幻覺可以分成以下3種:
- 入侵者幻覺(Intruder hallucinations):感覺房間有人或其他帶有威脅的事物。
- 胸部壓迫幻覺(Chest pressure hallucinations):也稱為夢魘幻覺,會造成窒息感,彷彿有人或無形的東西壓住胸部,通常會和入侵者幻覺同時發生。
- 前庭運動幻覺(Vestibular-motor hallucinations):感覺自己在飛行、旋轉、漂浮,甚至靈魂出竅。
5個造成鬼壓床原因
鬼壓床通常和睡眠品質不佳(缺乏睡眠、作息不正常)或精神壓力大有關,尤其青少年、年輕族群最容易發生,我們整理了5個造成鬼壓床的可能原因,包括以下:
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
睡眠不足會影響睡眠週期,常見像是熬夜加班、時差或失眠等。當人體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就可能會因此無法完成快速動眼期(REM),造成突然清醒,而發生睡眠癱瘓的情況。而如果作息不規律或睡眠習慣出現變動,如日夜顛倒、輪班工作或睡太久等,同樣也會干擾睡眠,引發睡眠癱瘓。
延伸閱讀:睡眠不足、睡太久頭痛?睡眠不足頭痛原因、症狀一次看
心理健康狀況
心理壓力過大、精神狀態差,如容易緊張、焦慮、憂鬱、敏感等,容易有鬼壓床的情況,尤其是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恐慌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患者更有機會發生,研究指出,大約31.9%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一生至少經歷過一次。此外,服用抗憂鬱藥物或突然停用治療心理健康的藥物,也可能導致睡眠癱瘓。
神經系統疾病
睡眠癱瘓可能是神經系統疾病所導致,如「猝睡症」,又稱為發作性睡病,是一種慢性且罕見的神經失調、睡眠障礙。在白天清醒的時候,患者會突然發生睡眠中的快速動眼期,導致白天過度嗜睡或突發性昏睡,而睡眠癱瘓也是猝睡症的症狀之一。
其他睡眠障礙
睡眠癱瘓也可能和其他睡眠障礙有關,常見像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指的是在睡眠期間,呼吸道阻塞,造成呼吸不順、呼吸困難、窒息感,進而中斷睡眠、使人清醒,如果剛好在快速動眼期發生,就會引發睡眠癱瘓。
家族遺傳
造成睡眠癱瘓的一部分原因可能和家族性遺傳有關。有研究發現,有睡眠癱瘓家族史的人,出現睡眠癱瘓的機率較高,但目前尚未確定睡眠癱瘓和遺傳基因之間的關聯,也就是不清楚遺傳基因會如何誘發睡眠癱瘓,無法證明家庭成員出現睡眠癱瘓是否來自遺傳,或是其他因素所造成。
鬼壓床怎麼辦?
一般來說,睡眠癱瘓持續的時間短暫,不用太過驚慌或掙扎,反而會讓身體更加難以活動,通常如果受到一些外界刺激,例如:剛好有人叫喚、對話、搖晃或碰觸身體,就可以立即結束身體的癱瘓狀態。若是身旁沒有人,也可以試著做一些小動作,來幫助身體肌肉盡快恢復正常狀態,擺脫鬼壓床:
試著動一動、調節呼吸
試著動動手指、舌頭、握拳、踢腿、轉動眼球或大口深呼吸等,藉由這些小動作以及調節呼吸,喚醒全身肌肉細胞,加快大腦和身體肌肉連上線;也可以嘗試發出聲音,讓耳朵聽見自己的聲音,叫醒自己,解除睡眠癱瘓的狀態。
放鬆全身、分散注意力
保持心情和全身放鬆,避免過度緊張,可以試著唸佛經、禱告或冥想,來幫助大腦轉移注意力、安定思緒,等待身體自動恢復。
回到睡眠狀態
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不理會,繼續睡。因為睡眠癱瘓是睡眠過程中,意識突然清醒,而肌肉還在沉睡的狀況,代表睡眠被迫中斷,只要試著繼續睡,讓意識回到睡眠中,等睡眠癱瘓狀態自動結束即可。
預防鬼壓床的5個方法
要預防鬼壓床可以從改善睡眠品質著手,提供5個簡單的方法,只要調整日常生活習慣,就能減少發生睡眠癱瘓的機率!
方法 1:保持正常作息且睡眠充足
盡量維持規律作息,無論工作日或休息日,都要固定每天的睡覺和起床時間,避免熬夜,且白天避免小睡、午睡太久,或一到假日就睡比較晚。同時要確保達到充足的睡眠,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成年人每日最佳睡眠時間為7-9小時。
方法 2:舒適的睡眠環境
改善睡眠環境也是提升睡眠品質的好方法,包括關燈睡覺,有助於褪黑激素分泌,幫助入睡;保持房間安靜、溫度適中、選用軟硬度適中的床墊、高度合適的枕頭等,都能創造更加舒適的睡眠環境,讓身體自然進入睡眠週期,改善鬼壓床的情況。
方法 3:適當運動、紓解生活壓力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維持身體健康,也能舒緩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如騎腳踏車、打排球、游泳等,但要避免在睡前劇烈運動。此外,也可以在睡前做一些放鬆活動,例如:閱讀、冥想、聽白噪音或泡澡等,都能幫助放鬆身心,改善睡眠品質。
方法 4:減少刺激性飲食、遠離3C產品
日常盡量減少刺激性飲食,包括喝酒、抽菸、攝取咖啡因(如茶、咖啡、巧克力等)、吃辛辣及油炸食物,會干擾睡眠週期,提高睡眠癱瘓發生的可能,尤其是睡前更要避免。同時,睡前建議不要使用手機、電腦等3C產品,避免刺激大腦和影響褪黑激素分泌。
方法 5:調整睡姿,避免仰睡
睡覺時避免仰睡,根據研究指出,仰睡容易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進而增加睡眠癱瘓發生的機率,建議調整睡姿,例如:側睡。
哪些族群容易鬼壓床?
綜合上面所提到造成鬼壓床的5大可能原因,有6大族群最容易發生睡眠癱瘓:
- 睡眠不足: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例如:經常熬夜工作、學業繁重或生活忙碌的人。
- 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失眠或猝睡症患者。
- 作息不規律:容易日夜顛倒,如長途旅遊的人、空服人員、輪班工作者。
- 心理健康問題:情緒容易緊張、焦慮、生活壓力大,患有焦慮症、恐慌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者。
- 睡眠環境改變:因為搬家、出遊或出差,不習慣環境,影響睡眠品質,而導致睡眠癱瘓,常見像是會認床的人。
- 家族史:有睡眠癱瘓家族史的人,發生睡眠癱瘓風險較高。
鬼壓床的常見問題
以下整理3個關於鬼壓床的常見問題,幫助大家解決困惑:
鬼壓床有前兆嗎?
正常來說,鬼壓床不會有特別的前兆,通常是突然發生,而每個人會經歷的次數也不相同,和睡眠品質、生活習慣或基因都有關係,有些人可能一生只經歷過一次,但也有人頻繁發生。
常常發生鬼壓床怎麼辦?
偶發性的睡眠癱瘓症,對健康沒有太大的影響,通常不需要太擔心與治療。但如果睡眠癱瘓經常發生,且嚴重影響睡眠與生活,可能是前面所提及的「猝睡症」徵兆,除了發生睡眠癱瘓症狀,伴隨出現白天清醒時,突然陷入沉睡;走路走到一半,突然肌肉無力跌倒(猝倒症);產生幻聽、幻覺等症狀,建議及時就醫,可以先看家醫科、精神科/身心科、神經內科,做基礎的檢查、診斷病因,如果和睡眠障礙有關,再轉診到睡眠中心、睡眠門診。
鬼壓床通常發生在什麼時候?
睡眠癱瘓最常發生在即將入睡或快起床的時候,由於剛入睡時,身體很快進入快速動眼期;以及即將睡醒時,睡眠週期剛好循環到快速動眼期,在這兩種情況之下,突然清醒過來,就會發生鬼壓床。
結論
由此可見,鬼壓床在科學上其實是有跡可循的現象,若發生睡眠癱瘓只要保持冷靜、放鬆身心,就能讓身體恢復正常。如果經常發生睡眠癱瘓,則可能有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建議及時就醫檢查,才能找出真正的問題根源,徹底改善睡眠癱瘓的情況發生。
延伸閱讀:睡覺抖動頻繁正常嗎?出現5症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