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悶熱不通風?10個改善妙招,輕鬆解決悶熱問題!

每到夏季,台灣的氣候總是潮溼又悶熱,體感溫度也比室內溫度還要高,時常熱到讓人喘不過氣。若長期待在悶熱又不通風的室內,很可能累積二氧化碳,引發頭痛、胸悶或過敏等症狀,加上空氣不流通,人體無法有效散熱,可能會讓體溫飆高,增加中暑的可能性。不過別擔心!本文將告訴你 10 個降溫與通風的方法,幫助你擺脫悶熱,找回安穩睡眠!

房間悶熱不通風的 5 大因素

台灣的氣溫一年比一年還要高,加上夏季日照時間增加,房間就像一台大型烤箱。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房間溫度居高不下?以下將帶你了解 5 大房間悶熱不通風的常見因素!

房間悶熱不通風因素1:室內溼度過高

室內溼度過高會讓人感到不透氣,增加肌膚的黏膩感,影響汗水蒸發速度,人體便無法透過排汗降溫。除此之外,溼度太高容易讓房間內成為霉菌的溫床,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家具或衣物發霉,甚至引發溼疹或過敏等症狀。美國睡眠基金會過去指出,雖然目前對於最佳室內溼度沒有標準答案,但多項研究仍指出,讓溼度保持在 40-60% 是有助於維持人體健康的溼度範圍。

房間悶熱不通風因素2:室內物品過多

室內物品過多的時候,會影響房間內的空氣流通,進而提升室內溫度。特別是大型家具(如衣櫃、書架)或雜物,會縮小室內空間,讓空氣無法自然流動到空間的各個角落,可能造成空氣循環不良。

房間悶熱不通風因素3:日照輻射時間長

根據科普網站泛科學提供的資料顯示,太陽會釋放能量較強的短波輻射,當物體吸收到短波輻射後,會轉化為熱能並釋放出長波輻射,而這些無法穿透玻璃的熱能會被困在室內,導致空氣不斷被加溫,使得室內溫度上升。這就是為什麼,室內牆壁或地板在白天吸收太陽輻射後,表面溫度持續升高並儲存熱能,即便到了傍晚,房間還是會很悶熱。

房間悶熱不通風因素4:缺乏通風設計

如果房間內窗戶太小或是沒有窗戶,會讓空氣流動受阻,無法進行對流。若熱空氣長時間滯留在室內,就會讓室內溫度持續上升,因此感到悶熱不通風。

房間悶熱不通風因素5:外部環境影響

房間的位置也是造成悶熱不通風的關鍵。如果房間位於容易西曬的位置(陽光會在下午直射室內),會吸收更多太陽輻射,造成室內溫度上升。而四周被高樓大廈包圍,也會影響空氣流通,導致房間悶熱。

 

房間通風的 4 大重要性

房間通風不僅會影響空氣品質,更與健康問題息息相關。如果房間長時間沒有通風,很可能會造成空氣品質不佳,甚至引發頭暈等問題。以下 4 點告訴你房間通風的重要性。

房間通風重要性1:避免空氣品質不佳

空氣品質泛指空氣中的汙染物或有害物質(如:二氧化碳、細菌、灰塵)的濃度高低。當人體呼吸的時候會將氧氣吸入,並在體內進行氧化排出二氧化碳。如果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升高,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還可能導致頭暈或嗜睡等情況發生。此外,房間內累積的灰塵或看不見的細菌,也會誘發呼吸道感染等問題。為了確保室內的空氣品質,建議每日定時將房門打開透氣,把有害物質排至室外,或是購買可以監控二氧化碳濃度、PM 2.5(細懸浮微粒)的空氣品質檢測器,隨時掌握室內的空氣狀況。

房間通風重要性2:降低悶熱感,提升睡眠品質

人體最適合睡眠的溫度大概落在 18℃-22℃,密不通風的房間容易增加溼度,使環境變得悶熱,影響睡眠品質。建議在睡覺的時候可以打開窗戶或開電風扇,讓空氣進行流通,才不會將熱空氣鎖在房內。

房間通風重要性3:排除異味

日常生活中的異味都有可能影響空氣品質,像是廚房產生的油煙味、人體的汗水味或是寵物的體味,如果缺乏通風,會讓這些異味長時間滯留在室內,不僅會影響健康,也可能導致家具或衣服有異味殘留。建議定期開窗或是利用循環扇,將髒空氣排出,維持室內的空氣品質。

房間通風重要性4:降低細菌或病毒傳播

如果家中有生病者或是正值流感季節,建議定時進行通風,讓空氣將病毒和細菌帶到室外,才不會讓病原體在室內循環,增加同住者染病的風險。

 

可以使用空調通風嗎?

根據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提供的資訊,雖然市面上的空調(窗型、分離式、箱型)可以調節室內溫度,但在使用的時候無法進行通風,空調只會進行冷熱交換的內循環,室內的髒空氣與二氧化碳無法排出。建議在使用空調的時候定時開啟窗戶,才能幫助室內空氣與新鮮空氣交換,維持室內的空氣品質。

改善房間通風的 3 個方法

既然知道空調無法改善房間的通風,接下來就要告訴你3個有助於室內通風的好方法,幫助你降低室內溼度,提升空氣品質!

改善房間通風方法1:打開窗戶

開窗有助於讓空氣帶走室內多於的溼氣和熱氣,並讓新鮮空氣進入室內,以此降低溼度,預防細菌或黴菌滋生。在進行開窗通風的時候,建議可以開啟房內對角線的窗戶形成對流,提高通風速度。此外,如果擔心夏天或冬天的時候,熱空氣或冷空氣過度吹入室內造成身體不適,建議每天還是要定時打開窗戶 15 分鐘,或是趁家裡沒有人的時候開窗,才能改善通風問題。

改善房間通風方法2:使用循環扇

由於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循環扇能將聚集在上方的熱空氣打散,讓整個空間的溫度更均勻,減少局部過熱或過冷的狀況,提高空氣流動速度。除此之外,如果房間內只有一扇窗戶,可以在窗戶附近擺放循環扇,並將循環扇朝室外吹,才能把髒空氣排出,讓新鮮空氣進入室內,達到通風的效果。

改善房間通風方法3:減少室內雜物

如果房間內擺放太多雜物,或是家具擺設過於擁擠,會減少空氣流動的空間。當雜物堵住氣流動線,房間熱空氣容易堆積,導致整體溫度上升。建議在擺放家具的時候,可以保留氣流通道,例如避免堆疊過多的雜物,或是在窗戶前擺放物品,以免阻擋空氣流動。

 

讓房間降溫的 7 個方法

一到夏天,空調便成了炎炎夏日裡最不可或缺的降溫神器,但長時間的使用還是會產生驚人的電費。以下 8 招告訴你節省電費的降溫方法,幫助你穩住荷包又能度過涼爽夏季!

 

    1. 打開房門或窗戶:最簡單的降溫方法,就是打開窗或是房門,讓室內的二氧化碳和水氣排出室外。
    2. 運用風扇:風扇不僅可以提高空氣流通速度,加速室內循環並降低室溫,還能降低人體肌膚溫度,提升睡眠品質。
    3. 種植綠色植物:綠色植物會在進行光合作用的時候,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增加氧氣量,減少室內的熱能,讓室內保持涼爽。建議可以在家中容易曬到太陽的地方,擺放盆栽或種植綠色植物,有助於調節室內溫度。
    4. 選擇淺色家具設計:在挑選家具的時候,建議可以選擇白色或淺色設計,較不容易吸收熱輻射,減少室內熱能的累積。
    5. 使用除溼機:台灣的氣候潮溼又悶熱,如果溼度太高,會讓人體無法利用排汗散熱。建議在高溫時節或梅雨季節等溼度較高的時候,利用除溼機保持室內乾爽,達到降溫效果。
  • 使用百葉窗:百葉窗能有效阻擋外界熱能,降低紫外線進入室內的可能,還能在冬天的時候將溫度鎖住,維持室內的溫暖。但是在挑選的時候,建議選擇淺色木質的百葉窗,才能有效阻擋熱能與紫外線。
  • 利用隔熱紙或隔熱窗簾:如果吸收過多的太陽輻射,會造成室內溫度上升。為了避免陽光直射室內,建議可以加裝隔熱窗簾或隔熱紙,減少熱能進入室內,降低溫度上升的可能。

 

結論

雖然空調可以幫助降溫,但密不通風的房間還是會影響散熱,甚至造成空氣汙染,因此在降溫的同時,也要注意室內空氣是否流通。平常除了可以定期打掃家中環境,減少擺放過多雜物,還可以利用開窗或循環扇,幫助空氣流通。除了可以利用以上方法改善悶熱,也能使用涼感寢具降溫,像是涼感床包、涼感被等。或是直接參考安庭家居推出的冰酷COOL涼感床包礦石涼感被。幫助你快速排出熱氣,降低人體溫度,讓你在酷暑中享有舒適又安穩的睡眠。

 

延伸閱讀:2025涼感床包推薦:10大品牌介紹與涼感選購3原則

延伸閱讀:8方法讓房間溼度剛剛好!最適合睡眠的溼度建議

延伸閱讀:冷氣舒眠功能怎麼用?這樣設定讓你好眠又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