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感床墊選購全攻略:3 大缺點與 3 大挑選重點一次搞懂!

炎炎夏日即將到來,夜晚的高溫經常讓人難以入眠,除了開啟冷氣來降溫之外,使用合適的涼感寢具也是提升睡眠品質的關鍵,而涼感床墊更是夏季的熱門寢具之一。但是市面上的涼感床墊百百種,材質也不一樣,相信大家在選購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瓶頸。不過別擔心,本文將帶你深入探討涼感床墊的原理、材質與優缺點,幫助你挑選到最適合自己的涼感床墊!

什麼是涼感床墊?為什麼涼感床墊可以達到降溫效果?

人在進入睡眠狀態的時候,身體會快速散發熱能,這些熱能容易聚集在背部、臀部等與床墊緊密接觸的壓力點上,導致接觸面的床墊溫度快速升高。這種局部高溫不僅會造成悶熱與不適感,還會影響睡眠品質。而涼感床墊的特色,並非在觸摸的瞬間即可感受到冰涼,而是使用涼感織物的特性,讓人體在接觸床墊的時候,可以延緩蓄熱速度同時具備卓越的通風散熱功能,能夠快速吸收與釋放床墊熱能,讓背部與其他部位不易感覺到高溫,維持適合睡眠的溫度。

 

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只要使用涼感床墊就不需要搭配冷氣或電風扇等降溫設備。其實涼感床墊只能延緩蓄熱速度並不能主動產生冷空氣來降低環境溫度,主要是透過特殊的材質特性(如:高導熱、吸溼排汗)來降低人體與床墊接觸面產生的熱能。為了讓涼感床墊發揮最大功效,還是需要搭配風扇或冷氣使用,才能達到降溫效果。

涼感床墊的 3 大缺點

雖然涼感床墊能夠解決睡眠時感到悶熱的煩惱,卻仍存在著一些缺點。以下告訴你涼感床墊的 3 大缺點,幫助你在購買之前建立對涼感床墊合理的期望。

 

涼感床墊缺點1:涼感效果會隨著使用時間長減少

涼感床墊內的涼感材質,可能會因為人體分泌的汗水、皮脂以及空氣中的灰塵,影響原本的效能。這些汙垢會堵塞透氣孔隙,改變涼感纖維的特性。此外,部分涼感技術依賴表層的化學塗層,可能因日常使用的摩擦造成耗損,或是在清潔的時候過度搓揉、使用強效清潔劑,導致涼感功能下降。

 

涼感床墊缺點2:容易受到環境溫度影響

涼感床墊無法自行產生冷空氣,而是透過減緩蓄熱速度與快速排出熱能來降低溫度。因此,涼感床墊實際的涼感效果,會與空間內的溼氣與溫度有關。如果室內溫度高,且沒有風扇與冷氣輔助,熱能聚集速度快,床墊釋放熱能的功能就變得有限,同時阻礙人體汗水蒸發,涼感程度也會大打折扣。

 

涼感床墊缺點3:耐用度與壽命較短

相較於一般傳統床墊,涼感床墊在舒適層通常採用特殊技術與材料(如:大面積凝膠層)來達到降溫效果,這些涼感材質容易受到使用頻率與環境溫度的影響,可能隨時間出現軟化或硬化的現象,除了會導致涼感功能逐漸減弱,床墊的耐用度也會下降。

涼感床墊怎麼選?

相信許多人在挑選涼感床墊的時候,會不曉得從何開始挑選。而市面上的涼感床墊從材質、技術到涼感程度都有差異。如果沒有明確的挑選方向,可能會買到不符合自己理想的產品。但其實只要掌握好以下 3 大挑選原則,就可以輕鬆挑選到最適合自己的涼感床墊。

 

涼感床墊選擇要點1:透氣效果

床墊的透氣性與睡眠時的涼爽度密切相關,當身體長時間躺臥在床墊上,與床墊接觸的部位容易因為熱氣與溼氣無法有效排出,進而產生不適的悶熱感。因此,涼感床墊需要具備良好的透氣設計,才能促進空氣在床墊內部與周圍自由流通,持續帶走身體產生的熱能與汗水,維持乾爽舒適的睡眠環境。建議在選購的時候,挑選具有孔隙結構的泡棉、高透氣親水綿,或是帶有孔洞的乳膠材質,來提升整體的散熱與透氣效能。

 

涼感床墊選擇要點2:Q-Max 值

在選購涼感寢具的時候,可將 Q-max 值(Quantum of Maximum Heat Flux)作為判斷依據。 Q-max 值是用來量化紡織品瞬間散熱與降溫效果的標準,計算與人體肌膚接觸的當下,一定面積的織品可以帶走的熱量。目前台灣織品的 Q-max 值需達大於等於 0.13(針織品)或大於等於 0.17 (梭織品)才能稱為「涼感產品」。

 

*針織:針織是一種紗線編織成布料的方式,像是打毛線一樣一圈圈套起來的結構。此織法常利用在運動服、襪子等織品上。

*梭織:梭織也稱作平織,利用互相垂直的經紗與緯紗以交錯排列的方式編織。此織法穩定度高,常用在西裝褲、牛仔褲等織物上。

 

涼感床墊選擇要點3:材質

不同涼感床墊材質的特性、涼感持久度與觸感都不同,以下告訴你 8 種常見的涼感床墊材質,幫助你快速挑選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涼感床墊材質。

 

  1. 冷凝膠:冷凝膠具備良好的吸熱與導熱性,以混和或塗層的方式融入到記憶棉中,或是直接當作床墊的舒適層。此外,凝膠還能吸收並儲存部分熱能,從而延緩人體與床墊接觸面的升溫速度。但凝膠的吸熱能力有上限,當凝膠吸飽熱能達到熱平衡,涼感效果可能會下降,若選到品質不佳的凝膠,也可能會隨著使用頻率與時間變質,建議在選購的時候,注意凝膠的分布方式與密度,並搭配透氣床包使用。
  2. 天絲天絲的原料「萊賽爾纖維」是一種由櫸木木漿提煉的木質纖維,其涼感主要來自於溼度調節功能和光滑的纖維表面,能夠有效吸收人體排出的汗水,並迅速將熱能釋放到周圍空氣中,透氣性與吸溼性優於棉花,能夠抑制細菌滋生,適合過敏體質者使用。但天絲的涼感較為溫和,不像其他材質一樣能夠提供強烈的冰涼感,價格也相較其他材質昂貴。
  3. Outlast 恆溫表布:Outlast 恆溫表布源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為太空衣研發的材料,將具備專利設計的微膠囊融入纖維或泡棉中。由於微膠囊會主動進行熱能調節,當人體升溫或釋放過多熱能,微膠囊會吸收熱量並儲存熱能;而體溫下降的時候,微膠囊會將熱能釋放,幫助身體保持恆溫,不僅可以在悶熱時提供涼爽感,也能在感到寒冷的時候,提供一定的保暖效果。但這種技術的產品,價格通常比較昂貴,適合對環境溫度變化敏感者使用。
  4. 親水綿(水冷膠)親水綿又稱水冷膠,泛指具備良好親水性與透氣性的涼感泡綿。通常分為兩種製作方式,一種是天然植物纖維發泡,另一種是將聚氨酯(PU)以 MDI(二異氰酸二苯甲烷)發泡,再搭配冷凝工法進行處理。親水綿主要依靠大量氣孔結構來提升透氣性,加速空氣的流通並將溼氣排除,適合不喜歡傳統記憶棉的聚熱感,又希望床墊能提供一定包覆感的睡眠者。
  5. 日本急凍紗:日本急凍紗是一種由日本開發的新型涼感纖維,常被視為涼感紗中的高級代表,具備高效的熱傳導性質,能夠快速吸溼與散熱,能夠讓睡眠者在瞬間接觸時感受到冰涼觸感。而日本急凍紗的涼感效果相較其他材質更持久,也不易因洗滌而降低涼感程度。
  6. 天然乳膠:天然乳膠由橡膠汁液製成,在發泡過程中,乳膠內部會形成百萬個微小氣孔,而這些氣孔有助於空氣在乳膠床墊內部自由流通,幫助帶走睡眠時身體產生的熱能與溼氣,進而達到涼爽效果。而乳膠材質的透氣性佳,且具備良好的彈性、支撐力以及抗菌防蟎的效果,適合過敏體質者使用。但乳膠床墊的涼感來自於透氣,並非瞬間接觸的冰涼,所以涼爽度相較其他材質較不明顯。
  7. 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種奈米材料,不僅廣泛運用在 3C 產品的散熱功能上,也被運用在製造涼感床墊。石墨烯擁有極強的熱傳導性能,能夠快速將身體接觸區域產生的熱量,均勻分散到更廣泛的區域,進而降低身體接觸點的局部溫度,避免熱量聚集。
  8. 竹蓆: 竹子具備良好的導熱性,透過碳化、拋光、打磨、編織或串聯的竹片或竹絲構成。而竹蓆的涼感來自於竹材本身的低溫特性,以及竹片之間存在的縫隙或孔洞,這些縫隙有助於空氣流通,減少身體與床面的緊密接觸,從而帶來涼爽感和透氣性。但竹蓆的躺感較硬,加上長時間使用可能會造成竹片出現斷裂、產生毛刺或發霉等現象,降溫效果也依賴於環境溫度,如果室溫過高,竹蓆也會失去涼感。

涼感床墊的 5 個常見問題

在選購涼感床墊的時候,許多人除了會注意材質與舒適度,也經常對實際效果與保養方式產生疑問。我們整理出涼感床墊的 5 個常見問題,幫助你破除迷思。

 

涼感床墊不涼的原因?

家中的涼感床墊越躺越不涼,除了可能與長期使用與頻繁躺臥有關,還可能受到以下 3 個常見因素影響:

 

  • 材料或設計不良:如果床墊使用的「涼感材料」等級不高,或者表布的 Q-max 值偏低,那麼能提供的涼感程度就相當有限。此外,如果床墊的整體結構無法有效配合涼感材質發揮效能,例如涼感層設計在不透氣的舒適層底下,或是織法太過緊密厚實,也會阻礙內部空氣流通或溼氣散發,導致涼感效果不佳。


  • 散熱效果不佳:即使床墊表面材質能提供短暫的接觸涼感,如果床墊內部缺乏有效的氣孔結構,或是各層材料之間的空氣交換效率不佳,容易導致身體不斷散發的熱氣與溼氣無法排出,逐漸聚集在床墊內部,讓床墊失去涼感。


  • 過度堆疊:如果涼感床墊內部的舒適層或支撐層的堆疊設計不當,例如使用過多不透氣、密度過高的泡棉層,或各層材質之間缺乏良好搭配,即使其中一層使用涼感材質,涼感效果也可能被其他層阻礙或削弱,導致降溫感不明顯。

 

涼感床墊不夠涼爽怎麼辦?

即便使用了涼感床墊,還是有可能因為房間悶熱或環境條件不佳(如:溼度過高、空氣不流通),導致涼感效果不如預期。建議可以從以下 3 種方法著手改善,來提升整體睡眠舒適度:

 

  • 控制室內溼度:室內溼度過高,除了會讓人體感覺更加黏膩,還會阻礙汗水蒸發,同時影響涼感寢具發揮功效。建議在睡前使用除溼機,將臥室內的溼度控制在 40% 至 60% 的理想舒適範圍,降低溼度帶來的悶熱感。

 

  • 搭配冷氣與電風扇使用:涼感床墊本身無法製造冷空氣,只能調節人體與床墊接觸面的熱量。建議將臥室內的冷氣溫度設定在 25-27 度再搭配電風扇或循環扇使用,讓涼感床墊將吸收到的熱量散至周圍環境。


  • 搭配涼感寢具使用:除了可以使用涼感床墊之外,還可以搭配其他涼感寢具使用,例如選擇高 Q-max 值的涼感床包,或是使用具備良好導熱與排溼性的涼感被,全面提升睡眠時的涼爽舒適感。

 

涼墊和涼感床墊怎麼選?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悶熱的敏感程度也有所差異,因此適合的產品也會不一樣。以下將告訴你涼感床墊與涼墊的特性,幫助你選出最符合自己的涼感寢具。

 

  • 涼感床墊:如果預算充足,屬於非常怕熱、容易流汗的燥熱體質,或者希望從根本改善睡眠時的悶熱感,建議可以直接購入涼感床墊。由於涼感床墊在材質和結構上,皆為了散熱做了更全面的設計,能有效幫助睡眠者在睡眠的時候,快速釋放和調節身體產生的熱能。

 

  • 涼墊: 若預算有限,只是希望在夏季增加一些額外的涼爽感,或是對涼感的需求不高,則建議購買涼墊。由於涼墊價格相對親民,更換和清潔也更方便,適合短期或臨時使用。

 

涼感床墊可以搭配哪種床包使用?

選擇涼感床墊的時候,床包的搭配也很重要,如果選用不透氣的床包材質,可能會讓涼感效果大打折扣。建議選擇同樣具備良好透氣性吸溼排汗功能的床包材質,才能讓涼感床墊發揮最佳效果。以下是常見的 4 款床包材質:

 

  1. 天絲: 天絲的原料「萊賽爾纖維」是由櫸木木漿提煉的木質纖維,具有極佳的親膚性、吸溼性和透氣性,能幫助調節溼度,保持乾爽。
  2. 純棉: 純棉原料取自棉花植物種子中的天然纖維,而純棉纖維具備天然孔隙,因此擁有良好的透氣性,能夠有效吸收汗水,幫助肌膚保持乾爽狀態。
  3. 專用涼感布料: 市面上許多使用尼龍特殊加工或是特殊聚酯纖維製成的涼感床包,通常具有較高的 Q-max 值與吸溼排汗功能,能提供瞬間涼感。
  4. 亞麻 : 亞麻是歷史上最早使用的天然紡織纖維之一,由於纖維強韌、中空,因此具備卓越的透氣性與散熱性,能迅速將身體熱氣排出,並會隨著洗滌次數增加變得更柔軟。

 

哪些人適合使用涼感床墊?

涼感床墊具備卓越的降溫效果,不僅能在酷暑中帶來清涼舒適的睡眠體驗,更有助於提升整體睡眠品質。如果你符合以下其中一種情況,不妨試試涼感床墊,幫助你輕鬆度過夏季高溫:

 

  1. 體質燥熱,體溫較高者:如果睡眠者的體溫比一般人還要高,或是屬於燥熱體質,即使在涼爽的環境中也容易感到全身發熱,就可以使用涼感床墊來幫助身體散熱,維持涼爽舒適的睡眠溫度,減少因燥熱導致的失眠。
  2. 夜間容易大量出汗者:如果睡眠者對高溫環境較為敏感,容易因悶熱在夜間大量出汗,則建議使用涼感床墊來幫助降溫。由於涼感床墊具備高透氣性與吸溼排汗功能,能夠快速吸收汗水並保持床面乾爽,減少因汗水的黏膩感帶來的不適。
  3. 居住環境潮溼炎熱:如果長時間處於高溫、高溼氣候地區,即使開啟冷氣,身體與床墊接觸的區域可能因溼氣累積,引發悶熱與不適感。涼感床墊在此類氣候條件下,能提供額外的降溫與排溼輔助,有效減輕睡眠時的悶熱黏膩感。
  4. 長輩、長期臥床者:如果人長期躺臥在床上,容易受到床墊熱能聚集的困擾,也會大幅影響睡眠品質。建議長輩或長期臥床者可以選擇涼感床墊,減少因悶熱帶來的皮膚不適和壓力疼痛。

涼感床墊不夠涼爽?搭配安庭家居的涼感寢具,陪你度過炎炎夏日

即便擁有涼感床墊,如果搭配的寢具不夠透氣或降溫效果不佳,睡眠者還是有可能在半夜被熱醒。想要真正打造從頭到腳都清爽舒適的睡眠環境,可以參考安庭家居的涼感寢具系列。無論是冰芯床包還是雙韻感凍被,都採用高 Q-max 值涼感材質與抗菌技術設計,不只降溫有感,更能長時間維持乾爽。

 

-產品材質:

  • 表布層:100% 尼龍
  • 鋪棉層:90% Polyester 聚酯纖維(7A 抗菌/氨基酸)+10% 尼龍

-產品特色:

  • 調節體溫,夜晚舒適不流汗
  • 特殊織法與材質,涼感超透氣
  • 瞬涼 6 度,雙層編織 DX 技術加倍散熱

-Q-max 值:0.478

 

-產品材質:

  • 表布層:100% 涼感尼龍涼感纖維
  • 鋪棉層:90% Polyester 聚酯纖維(7A 抗菌/氨基酸)+10% 尼龍

-產品特色:

  • 7A 等級抗菌功能,洗滌超過 150 次依然有效抗菌
  • 整件皆可機洗,涼感效果不打折
  • 雙層編織 DX 技術,加倍散熱

-Q-max 值:0.438

 

-產品材質:

  • 表布層:86% 錦綸+彈性纖維氨綸 14%
  • 鋪棉層:90% Polyester 聚酯纖維(7A 抗菌/氨基酸)+10% 尼龍

-產品特色:

  • 觸感滑順,透氣不悶
  • 專為夏季設計,冷氣房與自然風皆適用
  • 7A 抗菌,添加胺基酸纖維,呵護每寸肌膚

-Q-max 值:0.438

結論

面對夏季的炎熱,除了可以利用冷氣或電風扇來降溫,相信也有不少人正在考慮選購涼感床墊。但在挑選涼感床墊之前,建議先了解各種涼感材質的特性,例如是否透氣、散熱快慢或親膚感受,並考量自身的預算與偏好,才能挑選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涼感床墊,讓你在高溫難耐的夏季也能安穩入睡!